不必是工程師,也能進行程式交易。
以下是常見適合進場的族群:
- 上班族: 沒空盯盤,但有明確交易策略,希望自動執行
- 技術分析者: 熟悉EMA、RSI等指標,能轉化為邏輯條件
- 交易疲乏者: 過去因情緒失控造成誤判,希望用機械化流程穩定操作
- 部位多商品複雜者: 無法長時間人工追蹤商品或資金流
🛠 實戰案例:
使用者設定:當台指期「5分K EMA9 上穿 EMA26」時,自動市價進場多單,並設定20點停損、40點停利——這就是最基礎、但實用的策略型自動交易。
▍6-4|常見風險與誤解
程式交易不是萬靈丹,以下是你必須警惕的實戰問題:
- 錯誤觸發: 條件設計邏輯錯誤(如判斷時間用UTC導致夜盤錯單)
- 回測與實單落差: 滑價、交易量不足、報價延遲等皆可能造成實單失真
- 不懂策略邏輯就照抄套用: 市面上販售的「神單策略」,未必適合所有商品與時段
- 策略優化過度: 回測過擬合(Overfitting)導致實盤崩壞
📌 匠人提醒:
交易策略可以複製,但心智與風控無法外包。真正的程式交易,是你願意親自驗證、親自承擔的每一筆風險。
▍匠人觀點
程式交易不是為了「解決人性」,而是幫助你看清自己的節奏。它把猶豫寫成條件,把進退寫成代碼,把市場的規律變成執行的邏輯。真正的匠人,不會把操作交給命運,而是寫下一套屬於自己的規則,然後耐心等待那一刻來臨。你不是要當機器,而是要讓機器,幫你成為一個更穩定的操作者。